西北首例3D打印人工椎體植入術獲成功
“謝謝軍醫叔叔、阿姨的精心救治,讓我重新站立起來!”日前,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采用最先進的全椎體切除技術和國際領先的3D“硬科技”打印人工椎體植入技術, 為來自甘肅天水的12歲女孩欣欣(化名)摘除惡性脊柱腫瘤后,成功植入“私人訂制”的3D打印人工椎體,讓這名花季少女重新站立起來,孩子欣喜不已!
脊柱腫瘤“瘋長”壓損神經
12歲的欣欣是一名初一學生,最近1個多月來腰背部及雙側大腿經常疼痛。到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欣欣第2腰椎整個椎體出現明顯的骨質破壞,神經也受到了明顯的壓迫,罹患腫瘤的可能性較大。因為病情復雜,對治療技術要求較高,在當地醫院的建議下,欣欣隨即轉到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求診。
該醫骨科孫嗣國副主任接診后,經過詳細檢查,確診欣欣為骨母細胞瘤伴動脈瘤樣骨囊腫。因為腰椎腫瘤破壞了整個椎體,并向椎管內生長,導致神經壓迫,為避免神經功能進一步惡化,孫嗣國副主任為她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治療方案,考慮到欣欣體內腫瘤侵襲性生長破壞掉的椎體已經不能繼續承擔支撐脊柱的作用,所以需要進行病變椎體的全部切除,再利用假體重建脊柱的穩定性。
高醫術+“硬科技”成功摘瘤植椎體
欣欣椎體腫瘤“鳩占鵲巢”,擠占并壓迫了2/3的椎管神經,若不盡快手術,腫瘤擠壓神經損壞,就會導致欣欣雙下肢癱瘓。手術摘除椎體病變腫瘤后,利用假體重建脊柱比較可行,但目前臨床常用的人工椎體主要是針對成年人設計,很難做到完全符合患兒的生理曲度;另外,假體移位可能造成嚴重神經并發癥的風險也限制了其臨床的應用。針對這種情況,孫嗣國積極聯系唐都醫院3D打印中心曹鐵生教授,組成了3D打印人工椎體研究團隊,在采集了欣欣椎體腫瘤相關數據后進行計算分析設計,從符合正常生理曲度、防滑脫固定等多個方面優化設計,為小欣量身定制了個體化的3D打印椎體。
經過術前縝密的準備,兩周前孫嗣國帶領手術團隊,分別從前路及后路兩個切口實施椎體病變腫瘤切除,并安放3D打印人工椎體脊柱重建手術獲得成功。
“欣欣手術很順利,摘瘤及植入 私人訂制 的3D打印人工椎體嚴絲合縫,堪稱完美,我們原計劃8小時手術,結果5小時就順利完成了。”孫嗣國介紹,手術前采集了患者的相關數據后,利用計算機合成分析,依據臨床患者的特點和需求進行設計,通過3D打印制作假體,為患者術后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據悉,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率先在國內成立了以滿足臨床需求為目的的3D打印中心,本次的病例為西北地區第一例3D打印人工椎體植入的成功范例!
欣欣此次手術成功,是應用“硬科技”技術與臨床需求的完美結合,標志著西北地區3D打印技術的臨床應用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我重新站立,長大定要好好學習當醫生”1月24日,在唐都醫院骨科病房里,接受了3D打印人工椎體植入手術的欣欣再次展示站立“本領”。看到欣欣順利康復,主治的孫嗣國十分欣慰,他仔細檢查了欣欣的各項功能之后表示手術很成功、患者很快就可出院。當欣欣得知挽救他的孫嗣國副主任就是被評為2017全國“最美援外醫生”時敬佩不已!“ 最美援外醫生 叔叔為我手術讓我重新站立,我一定要向他一樣好好學習,長大以后也想當一個救死扶傷的好醫生!”欣欣滿懷信心地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