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如何助力行為藝術?
今年已經到第七屆國際行為藝術雙年展Performa,將在活動中將加入高科技元素。這一非盈利藝術機構和布朗藝術創始項目(Brown Art Initiative, 簡稱BAI)達成了三年的合作,BAI是布朗大學于2017年成立,專門支持各類藝術實驗的項目。作為這項合作的開端,兩家機構共同委任行為藝術和多媒體藝術家Kelly Nipper創作了一件融合了影像、攝影、建筑、表演和科技等諸多媒介的作品,并將于Performa 17上亮相。
Kelly Nipper,《Interval A-D(局部)》,2000。這一限量版作品收藏于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橘郡美術館、洛杉磯漢默美術館和以色列博物館等機構。
圖片:Courtesy of Performa
這件目前名為《實驗生理學》(ExperimentalPhysiology)的作品,將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實驗室Self-AssemblyLab進行開發,這一跨學科性的研究項目對任何可編程事物的觀念都進行了探索。在這次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嘗試讓實體物質可以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進行形式和功能的改變。換言之,就是設計出一種能夠自如適應像氣溫、電這樣外力影響的智能材料。
Kelly Nipper, 《Shakers and Smoke》,2016,影像截屏,奧地利Salzburg現代美術館委任作品。
圖片: Courtesy of Performa
Nipiper的作品市場探討了人類經驗和科技之間的平行關系,而她這次將與MIT的材料科學家、Self-AssemblyLab的主管Skylar Tibbets一起完成這件作品。Nipper作為今年夏天在布朗大學Granoff創意中心進行駐留的藝術家,她會和Tibbets一同創作出一場獨一無二的演出。
Performa的制作和國際事務總監Esa Nickle表示,這個仍在創作中的項目將包括藝術家兩件新的影像作品、絲網印刷及照片拼貼,此外還會有一個現場表演,其中融合了Self Assembly Lab的快速3-D打印技術,能夠實時打印出大型的結構性作品。
Kelly Nipper,《無題(B)》(Untitled B),2017。
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Performa
此外,藝術家的合作對象還包括紐約Laban/Bartenieff行動研究所的舞者Marissa Ruazol以及布朗大學計算機學科的科學家和學生們,他們將一起創作一個注重移動和空間的表演環境。作品將于11月的Performa17開幕前,于10月初在布朗大學進行預展。
“這次的合作非常符合BAI的核心精神:通過支持所有實驗、前衛、尖端的跨學科藝術、藝術家群體以及像Performa這樣重要的合作伙伴,來拓展布朗大學堅持藝術實踐豐富性的精神,”BAI的教員主管、音樂學教授Butch Rovan在聲明中說。“我們非常高興在今年夏天將Performa的團隊請到校園里,也十分期待看到Kelly和Self-Assembly Lab的快速3D打印技術合作后的新作品。”
Kelly Nipper, 《TessaPattern Takes a Picture》 ,2014, 波蘭Ujazdowski Castle 當代藝術中心及南倫敦畫廊的排練紀錄。
圖片:Courtesy of Performa/photographer Ollie Hammick
Performa與BAI的未來合作還包括聯合委任藝術作品以及為布朗的學生提供在Performa實習機會等。他們希望通過Performa的策展人和藝術家與布朗大學師生間的交流互動,讓彼此雙方都有所學習收獲,并有可能在優秀或新興的藝術家與學者的合作下,誕生出高質量的作品。
Performa 17 將于2017年11月1-19日在紐約多個場館舉行。
文:SarahCascone
譯:Elaine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