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太熱,3D打印鞋可能爆火,臺灣3D打印鞋品牌NOMORE眾籌超200萬
導讀:東南亞地區常年都比較熱,涼爽透氣的3D打印鞋,可能在未來會爆火!
2025年6月,來自臺灣的3D打印品牌NOMORE宣布,其首款鞋履產品「第六元素」在臺灣嘖嘖平臺眾籌成功,累計籌得超200萬新臺幣,677%達成率超額完成原定目標,成為臺港澳及東南亞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在這場聲量與銷量雙重突破的產品首發中,NOMORE不僅向大眾展示了一雙鞋的可能性,也讓我們重新思考3D打印如何從“創造工具”轉化為“生活語言”。
從“無模”到“無界”:顛覆傳統,打破常規
NOMORE,音譯“無模”,即“No More Mold”——不再依賴模具。NOMORE并不只是一個初創品牌,它更像是一場技術與生活關系的反思。“剛有做產品的想法,這個名字瞬間就出現在我的腦海里”,NOMORE品牌主理人李旻宸表示,“這正是我心目中3D打印該有的樣子”。正如其名,這一品牌自創立之初,便以“去模化”思維切入鞋履設計。在傳統鞋類制造中,模具象征著成本、批量與標準化,也意味著局限與冗余。NOMORE選擇繞開這一路徑,以3D打印為核心方法,展開一場去模化實驗,挑戰傳統制鞋鏈路中“模具-開版-大貨-拼接”的固定范式。

在首款產品「第六元素」中,這一理念被轉譯為更自由的設計語言與更貼近真實穿著的體驗。透氣、吸汗、緩震、輕盈,這些過往需要多重材料拼合與分段成型的性能,如今都融合在一體化打印的結構之中,成為一次結構性重構的成果,而非零件組裝的妥協。
-
鞋面設計大量使用六角網格元素,并在鞋周部分采用高度透氣的晶格結構,有效打破運動鞋常見的悶熱、積汗問題;
-
鞋底則基于博理科技的Cloud Tech云感科技,融合輕質高彈材料與自主研發的多尺度緩震結構,實現腳感的“柔彈兼顧”,更具支撐性;
-
全鞋僅通過一次3D打印成型,無需拼接,無需膠水,大幅減少了制造環節中的材料浪費與能耗,也有效提高了工藝自由度與環保性。
“讓腳步感知技術的溫度”,正是NOMORE對“科技日用化”的核心理解。
品牌的誕生:當創客思維走向消費端
NOMORE并非橫空出世,而是一場從“自娛自樂”走向“自我革命”的轉型。創始團隊早期活躍于臺灣本地3D打印社群,擅長制作樣品、人體工學模型等設計驗證件。然而,這種偏向工具型的3D打印使用方式,也一度讓他們困惑:“這種技術如此靈活高效,是否只能服務于‘前端開發’階段?”真正的轉折點,來自一次偶然的新加坡考察經歷。在當地一場融合藝術與制造的展覽中,他們看到了3D打印的另一種可能——一雙藝術家設計,3D打印制造的時尚鞋履。“技術與審美的邊界不再涇渭分明,而是一體生長的”,李旻宸感嘆,“我立刻意識到,3D打印并非只能為設計服務,它也可以是設計本體”。

這一理念的激活,促使團隊重構公司框架,開啟消費化探索。NOMORE自此誕生,決定嘗試“把3D打印帶回生活”。
從想象到現實:技術落地的關鍵一環
然而,靈感的火花縱然炫目,但也照亮了與現實相隔的巨大溝壑。如何實現穩定量產、可控成本與用戶體驗三者兼得,是切實擺在NOMORE面前的巨大難題。為了走通品牌落地的“最后一公里”,NOMORE選擇了與大陸企業博理科技合作。

博理科技作為超高速3D打印領域的領軍企業,有著深厚的技術積淀與成熟的技術服務方案。通過與博理的協作,NOMORE不僅解決了晶格建模效率與打印穩定性問題,也完成了適用于多場景穿戴的材料驗證——既要輕盈柔彈,又不能失穩塌陷,博理為NOMORE提供了關鍵性的成型配方與性能調控策略。制造端面臨的成本與效率問題也都在強大的技術支持下迎刃而解。

NOMORE創始人李旻宸表示:“博理科技不僅是技術服務方,更像是一種新生產力的接口,讓我們真正理解‘工業設計’如何轉譯為‘生活用品’。”
C端觸達:互動體驗館激活創意共創
盡管產品本身足夠新穎,但NOMORE很快意識到,僅憑線上展示難以真正喚起用戶對“3D打印鞋”的感知,無法打開人與物之間的交互關系。為了打破“技術冷感”,NOMORE沒有選擇純電商路徑,而是在臺北、臺中、臺南開設了三個體驗館。這不僅是展示的窗口,也是為了傾聽。

NOMORE團隊希望每個走進展館的人都能零距離接觸產品,切實感知「第六元素」這雙鞋的差異,而不是只能透過屏幕去理解參數。實踐證明,這種觸達是有效的。人潮蜂擁打卡,吸引了大量港澳臺同胞,乃至東南亞消費者;相關話題熱度持續發酵,社群中甚至自然形成了“打印生活俱樂部”,用戶在此分享試穿體驗,甚至分享自己的創新靈感。

令人驚喜的是,這些展館不僅成為傳播節點,也成為了互動創意的孵化場。
NOMORE對外開放了部分定制通道,消費者不僅可以定制鞋底的紋樣與文字,還可以上傳自己制作的足印模型、親友祝語,或者提交極富個性的特殊構思。NOMORE團隊表示,均會在日后設計時考慮融入。一位用戶設計了“紀念失寵的老貓”的圖案,另一位情侶則將彼此寫下的承諾打印在鞋底,形成獨特的記憶承載形式,每一步都是一次溫情的回應。
交互場景成為了鏈接品牌與消費者的橋梁,NOMORE憑借3D打印技術,在消費端建立了溫度感與趣味性。
重構:一雙鞋的實驗,未來更多樣態
NOMORE的崛起不是單一產品的熱銷現象,而是一次關于制造觀與消費觀的再寫入。NOMORE已不僅是一個3D打印鞋履品牌,更是一種關于“生活方式重塑”的嘗試樣本。它試圖打破技術與設計之間的單向關系,讓制造成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接口、一種對生活細節的重新設計。

「第六元素」的發布與成功眾籌,驗證了人們對未來鞋履體驗的開放態度。NOMORE團隊表示,下一階段將探索更多類型的3D打印消費產品,并同步開發更多互動玩法與定制通道,讓用戶成為共創者,而非旁觀者。NOMORE希望開啟的不只是一個品牌,而是一種未來的制造關系:以3D打印為介質,讓創意與生活共構,讓設計不再有邊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