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xelMatters最新預測:2034年增材制造行業產值將達1080億美元
時間:2025-07-10 09:52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2025年7月9日,著名3D打印市場分析機構VoxelMatters發布了最新的市場分析報告:增材制造市場 2025 報告。這份報告長達 550 多頁,包含深入的見解和穩健的 10 年預測,全面概述了增材制造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軌跡。

△全球 AM 行業(涵蓋硬件、材料和服務)在 2024 年創造了近 123 億美元的收入。據預測,到 2034 年這一數字將大幅增長至 1080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24.4%
根據VoxelMatters最新調查結果,全球增材制造行業(涵蓋硬件、材料和服務)在 2024 年創造了近 123 億美元的收入,這一數字預計到2034年將大幅增長至 1080 億美元,并實現 24.4% 的強勁復合年增長率。
這份報告標志著 VoxelMatters 機構市場研究戰略的頂峰,他們在2013 年建立并開始發布增材制造公司名錄。在發布有關整個增材制造行業的綜合報告之前,VoxelMatters從 2021 年開始分析市場數據,重點關注特定的核心增材制造材料領域(聚合物和復合材料、金屬和陶瓷),并深入探索了具體的增材制造技術和材料。然后,通過繼續分析一些關鍵垂直采用領域(從航空航天和消費品開始)的增材制造產品收入和內部零件生產,將數據與這種分散程度進行比較(并定期重新比較)使其能夠在最新市場報告中量化整個核心增材制造行業時達到最高準確度。

△硬件以 55 億美元的收入領先市場,其次是服務 43 億美元和材料 24 億美元
2024 年的業績描繪出一個充滿活力且日益成熟的行業圖景。硬件以 55 億美元的收入領跑市場,其次是打印服務市場43 億美元和材料市場24億美元。這反映了對增材制造系統的持續投資以及快速擴張的服務業,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終端部件生產需求。雖然聚合物增材制造在整體市場價值方面仍然領先,但金屬增材制造增長更快,而陶瓷增材制造雖然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同比增長率最高。這些發展突顯了更廣泛的增材制造生態系統中各個材料細分領域多樣化且不斷發展的路徑。
在本期報告中,特別關注增材制造 (AM) 行業的核心收入。然而,垂直終端用戶的內部零件生產同樣創造了大量價值。雖然難以量化,但這一部分對于理解增材制造的更廣泛影響至關重要。因此,VoxelMatters專業的垂直市場報告中探討了這些動態,這些報告是對本文提供的數據和見解的補充。
本期報告對所有關鍵的增材制造技術進行了詳細分析,深入探討了材料擠出、槽式光聚合、粉末床熔融、粘合劑和材料噴射、定向能量沉積、粘結材料工藝以及固結技術。報告從材料兼容性、應用趨勢和可擴展性等方面對每種技術進行了分析。這有助于用戶全面了解每種工藝如何促進行業轉型——從早期原型設計到大規模、高通量生產。

△報告對所有關鍵增材制造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類
本期報告還探討了增材制造價值鏈的關鍵組成部分,例如軟件集成、后處理和增材制造設計(DfAM)。這些功能在確保始終如一的質量、成本效益和規模化生產能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增材制造集成到批量生產運營中的情況下。
從材料市場角度來看,報告揭示了聚合物、金屬和陶瓷領域不斷變化的動態。聚合物增材制造憑借靈活性以及從原型設計到最終零件生產的廣泛應用,仍然是規模最大、應用最廣泛的細分市場。然而,材料市場正經歷一段整合期。巴斯夫、巴西石化和科思創等公司正在重新評估市場地位,而阿科瑪和Syensqo等其他公司則加倍投資高性能材料。
在航空航天、能源和醫療保健領域強勁需求的推動下,金屬增材制造正在迅速成熟。雖然粉末床熔融技術仍是主流技術,但諸如電弧增材制造、粘結劑噴射和冷噴涂等替代技術也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ATI、Sandvik 和Carpenter Additive 等材料供應商仍在持續投資高價值粉末,但一些供應商由于盈利能力和可擴展性方面的挑戰而逐漸退出這一領域。

△報告比較分析揭示了聚合物、金屬和陶瓷之間的變化動態
陶瓷增材制造雖然在總收入中仍占比最小,但在2024年實現了最快的增長。該領域正在成為對耐熱性和耐化學性要求極高的應用的強大解決方案,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半導體和先進模具行業。陶瓷AM市場很大程度上受硬件創新驅動,尤其是在立體光刻和粘合劑噴射系統方面。Lithoz、3DCERAM和Schunk等公司憑借突破性的技術和材料引領著這一領域。
這份市場報告的獨特之處在于采用整體比較的方法,基于此前對聚合物、金屬和陶瓷增材制造的深入研究,對每種材料類別如何為更廣泛的制造業生態系統做出貢獻提供了統一的視角。報告對技術、服務和材料進行了并列分析,幫助利益相關者深入了解其中蘊藏的機遇。
報告數據集基于超過 268,000 個經過驗證的數據點,包含 205 個詳細的圖表和表格。共識別并分析了 1,541 家公司,其中包括 409 家硬件制造商、356 家材料供應商和 776 家服務提供商。本報告中介紹的公司涵蓋了全球增材制造市場的各個領域,從行業領導者到前景光明的創新者。
這項研究不僅僅是一個基準測試工具,它更是一份戰略指南,面向有意進入增材制造領域的企業,以及尋求采用增材制造技術進行生產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對于投資者而言,它能夠清晰地了解哪些細分市場即將迎來顛覆,以及數字化制造的下一個突破點將出現在何處。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