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盛公司探索3D打印混凝土建筑設計的可能性
在2025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上,混凝土雕塑作品《表里二元》展示了彩色氧化鐵顏料在3D打印建筑中的創新應用。該作品由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娜·南(Cristina Nan)和建筑師馬蒂亞·祖科(Mattia Zucco)開發,并與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朗盛(LANXESS)以及荷蘭3D打印公司沃蒂科(Vertico)合作完成,現展出于“時間·空間·存在”主題展覽。它探索了數字化制造、模塊化設計和材料著色技術如何能夠突破傳統3D混凝土打印僅限于灰色色調的局限。
《表里二元》。圖片來源:朗盛公司。
重塑柱體:模塊化與可持續性
《表里二元》對古典建筑柱體進行了重新構想,其外層開有縫隙,露出色彩鮮艷的內層表面,作品名稱由此而來。它由13個輕質模塊組成——包括9個圓柱形鼓體和4個翼狀延伸部分——每個模塊重量均低于30千克,便于搬運、運輸和重復利用。
這種模塊化設計支持簡便的組裝與拆卸,契合循環設計原則。通過組件的重復利用延長其使用壽命,該雕塑凸顯了增材制造(AM)如何助力實現更可持續、資源利用效率更高的建筑。
3D混凝土打印中的顏料。圖片來源:朗盛公司。
評估顏料在3D混凝土打印中的性能
同時,朗盛公司正與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建筑材料研究所合作,評估其拜耳樂(Bayferrox)和凱佰(Colortherm)顏料在3D打印條件下的性能表現。初步結果表明,這些顏料能夠提供穩定、高品質的著色效果,且不會對混凝土的力學或物理性能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發現支持了色彩在3D混凝土打印中更廣泛的應用,強化了其在融合結構完整性與富有表現力的建筑設計方面的潛力。
拓展3D打印混凝土的能力
在另一項研究中,新墨西哥大學(UNM)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專為3D打印設計的自增強超延展性水泥基材料。由助理教授瑪麗亞姆·霍賈蒂(Maryam Hojati)帶領的團隊針對傳統混凝土脆性問題,在材料中融入聚合物纖維,使其無需鋼筋加固即可承受拉伸和彎曲力。該項目旨在攻克3D打印混凝土的關鍵瓶頸之一——傳統鋼筋無法兼容基于擠出的打印工藝。
(責任編輯:admin)